杜威十进分类法

 火... [复制链接]  119查看
易西 发表于 2025-6-19 11:2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杜威十进分类法

7 O/ U) I9 ~+ F. B: A8 e5 q6 K. n: t
[发帖际遇]: 一个袋子砸在了 易西 头上,易西 赚了 5 金钱. 幸运榜 / 衰神榜
 楼主| 易西 发表于 2025-6-19 14:43:51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 易西 发表于 2025-6-19 11:21:48 | 显示全部楼层
《杜威十进分类法》受美国圣路易斯市图书馆哈利斯分类法的影响,根据17世纪英国哲学家培根关于知识分类的思想 ,将人类知识 分为记忆(历史)、想象(文艺)和理性(哲学、即科学)三大部分,并将其倒置排列,展开为10个大类(下列类名引自DC第20版)。, f4 M4 ~* m, E2 B3 t% D

9 H- a& ]' p& d4 g1 Z2 u4 |参考
 楼主| 易西 发表于 2025-6-19 14:38:11 | 显示全部楼层
Dewey Decimal Classification& E, I$ S, ~+ B6 O" Z, O  Y! A0 ?4 ^
杜威十进图书分类法
! y' b* E: t3 j( @9 k4 ]" @. ^6 L3 _" i9 {+ R$ g7 c! X: x2 r- p
 楼主| 易西 发表于 2025-6-19 14:38:30 | 显示全部楼层
[发帖际遇]: 易西 发帖时在路边捡到 5 金钱,偷偷放进了口袋. 幸运榜 / 衰神榜
 楼主| 易西 发表于 2025-6-19 14:3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国95%的公立学校图书馆和全球20万个图书馆都使用着杜威十进制系统。 ; y. |2 J( s# D6 v$ a& x
) b' u, q: y( m" f) s1 K
     将图书分为10个大类、100个中类及1000个小类,其中哲学被放在最低的分类码范围中(100大类),因为哲学为所有其他科学奠定了基础,200大类是宗教,接来下是社会科学(300)、语言/自然科学/数学(500大类),科技和应用科学(600大类)、艺术和创造(700大类),文学和修辞(800大类),最后是地理/历史和传记(900大类)。! S5 q  T* M" f( z' K! m
  V* C8 Y2 y( {6 o& b& H8 O
     美国国会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现时为不少欧美大学图书馆所采用,它用了26个英文字母(其中的24个;I、O未被使用)作分类代码,比0-9的数字代码可以达成更仔细的分类。但这个分类法其实亦已采用了超过100年,所以仍有不少不足之处。
* r7 K! Z2 X1 w3 e: S, T- C( p( S) m+ w8 G- C6 C
每一本书的索书号可以分为四至五个部份 例如:“GV943.49 .B5 1998”
# y* r4 O( q* h) x“G”代表大类(G 代表地理、人类学、休闲活动)
' R3 e6 m' u$ f2 M' J“V”代表大类之下的纲目(GV 代表娱乐、休闲)$ ?5 Y5 P6 t$ q3 N! E
(在某些特殊例子中,会用上第三个字母代表进一步细分的纲目)
6 A8 ~0 Y. Z5 e8 S- ]8 n8 u* L“943.49”是纲目之下的细分,可以进一步细分至小数点后。
. G0 p5 t- u3 s( a1 s6 H严格而言,只有首三部份才是分类号的组成部份,联同后两部份组成索书号:
& U* }, H. ~# \- o“.B5”是书次号(一般称为著者号),书次号用以区别同一分类号之下的不同作品,每本作品都有一个独一无二的书次号。# H6 @8 H! H1 b$ I( y2 \
书次号可以从著者/编者名称或书名而来(所以称为著者码是不准确的说法),按照标准表格(*克特号cutter table)转换而成。 (注意在这里的“.”是书次号起点的标示,与上面分类号所用的小数点是两回事。)& k9 |  @' E- Y5 l" \
“1998”是出版年份,用以区别同一作品的不同版本。
0 F9 ^# ]# x; F
6 Y' B% o" n9 i5 j  N& F    中国图书分类法初版于1929年完成刊行,系南京金陵大学图书馆馆长刘国钧以“杜威分类法”为基础,扩增有关中国图书的类目以便适合中国的需要编制而成。- ^7 L- ]* x. n. l* ]
0 s( t: q. u  }; M. m% L# o
    中国图书分类法首先在金陵大学图书馆试用,随后普及全国。经赖永祥增修的赖永祥中国图书分类法至今为台港澳各地图书馆所沿用。(香港公共图书馆沿用刘国钧的中国图书分类法,大部分香港中学图书馆则采用赖永祥中国图书分类法。两者的纲目大体一致,但详细的分号数码偶有分别。)
. I' L1 E6 Z! [由于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因素,中国大陆地区图书馆后来采用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而中国大陆一些图书馆较早时期的图书室仍然沿用中国图书分类法。& Z8 k: N" Y0 N2 q! G% e7 u" s5 [
$ O  a- i1 {5 E; N$ ]' F
     中国还有一个图书分类法叫做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科图法。是对图书的一种分类方法。
% @/ S4 f3 W: o+ R2 ~+ S    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图书馆编写,1974年、1979年、1994年分别进行了修订。分为25大类。7 `6 [) n5 x1 P. r" o
00. 马克思列宁主义、 毛泽东思想
" Y% w; }: B0 N( L01. 马克思恩格斯著作及其研究' Q7 d& I$ E& [; P  ^$ O  w
02. 马克思著作及其研究2 L6 c2 |& M( q8 R* y7 O! g
03. 恩格斯著作及其研究. p0 n! I0 u1 |
04. 列宁著作及其研究; f! z5 I0 h! N& O7 k6 g
05. 斯大林著作及其研究: h% q1 x  ^5 B0 ?$ `" x; u
06. 毛主席著作及其研究1 ], P. B/ Y6 l) N
08.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著作及其研究
0 R+ e% E% Q3 ^! r( ?09. 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与研究
% n/ Y" M6 q' a) o10. 哲学
# [1 j: R2 P. t# `. O* A4 C,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
6 `' _* D' R3 K7 s12. 哲学史
$ J4 T6 c! i& K) G12.1 世界哲学
4 C, }/ r$ B5 v+ V' O  q( Y$ O" @8 I13. 中国哲学
( j% Q' N; K( `' s. z14. 亚洲哲学2 M8 h4 Z2 P4 a5 S
15. 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哲学
5 L0 Z0 R# x- G) Z) j$ `16. 逻辑(论理学)
' g; I- i6 u6 l% a, k6 h. A17. 道德(伦理学)3 Y) g7 P2 s+ o6 V" _; W- a" Y
18. 美学
* d" \1 g4 r5 q; ~* m, V20. 社会科学(总论)
3 l) M! [3 l9 R8 M4 G21. 历史、历史学3 |" P9 G. K$ f  Q' d5 r1 O
22. 中国历史
  J7 S  D% T3 \) l% a$ H7 j24. 亚洲史
8 y: q- k6 t/ x6 h- }+ \' Z# E25. 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史
  v$ Z! p7 c+ J3 I27. 经济、经济学
" C% D  x2 n: ^9 P% C5 m9 |31. 政治、社会生活
$ w& m6 p+ L. G1 C+ }34. 法律、法学9 U2 l3 s" t& T5 @! S! p( s7 o
36. 军事、军事学6 x5 ~, O! `/ H, C( v  l- _& N
37.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 M' a' N3 o" ~" [  o/ X, P
41. 语言、文字学0 C. g" t5 i+ B- K0 Z
42. 文学
( R- G! X3 p. `2 p8 T43. 中国文学
( S6 B' w' L; @) Y) T46. 亚洲文学: A6 {$ e" w0 P0 D
47. 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文学
! x% I/ Q) S8 |$ d0 y( g48. 艺术# D1 v% O$ ^! |1 p& R
49. 无神论、宗教学
/ Y- P6 W" G$ y. I3 c5 S8 a9 K50. 自然科学(总论)
6 ~. `3 q) e' A8 l: \$ W50.1 科学技术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8 q4 S1 ?7 X" D' I
50.3 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
2 Z- l( S* j0 p# s9 P' z50.4 自然科学史、现状及概况' ^1 z3 B& S: U% `4 I
50.5 自然科学研究与工作方法
+ ?* n: S5 s. X50.7 自然科学一般工具书# @) l5 T* I+ e- q5 I
50.8 自然科学丛书、论文集、连续出版物  Z+ @1 d9 b1 T1 i% h7 M! v) j
50.91自然研究、自然历史& W; H4 L" G) Z' _& y+ `$ @
50.95环境科学; W9 i% ~- F0 F3 U
50.99显微镜学/ E, V6 T0 B6 c+ h5 \- C
51. 数学+ I( s, o1 I. j, B. a
51.1 古典数学1 {( Z( Y- K* \0 X) T0 f
51.2 初等数学
* }0 g# x/ m* g% s5 z* E6 j51.3 数理逻辑与数学基础9 V* i, ^; F8 z7 c; T" r8 V  j
51.4 数论、代数与组合理论3 p! o! o# Y9 A
51.5 几何、拓扑+ ?- x( l$ v6 ]
51.6 分析
5 i3 E/ C6 m# ?$ t  h51.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 `6 U9 @& b2 \5 f/ F1 d
51.8 计算数学0 Z) X0 ~/ a9 Y; f
51.9 应用数学& B9 y; a  r( x9 y
52. 力学
- Q& K; x5 c4 d- a52.1 一般力学(理论力学、普通力学)
: Q( R- i$ X" z+ N1 [52.2 振动学9 d  x* J4 J8 J2 {' i8 X9 }
52.4 连续介质力学(变形体力学)
' m# i3 \% ~; f3 r" a  r0 q5 V52.5 固体力学* g# F) V* [3 C% a" I. Z& ~* k5 C
52.6 流变学; `/ K$ i! Y+ u( X; |$ U3 o
52.7 流体力学
* A  e6 v4 j1 k# ?52.8 空气动力学、气体动力学(可压缩流体力学)
4 x+ @1 E% l/ c5 Q0 h0 l5 @; E52.89 爆炸力学) x3 V$ }2 C0 U! d2 `* m
52.9 应用力学1 a  [& ?. [; a& v- ]$ b& F5 U
53. 物理学9 J! Z/ x% e9 O" r. y/ Y& n
53.1 物理基本概念
( w8 U& [5 g! L- a53.2 理论物理学
& L  c2 _: z) Q! e+ C' e1 `, ~53.3 声学
/ s; o: z# x2 l* ?# T53.6 电学与磁学
. B+ Z  P2 u3 ]/ p53.7 光学
: A' m' k+ N# g53.8 物理结构, F* Q8 X) M8 a7 X* H
53.9 应用物理学
! z# e& g5 q) g' z! \8 L54. 化学; O1 [6 w1 o3 I/ d: A& d% a6 x% C
54.1 普通化学
. F  j' k  M' N- m1 R54.2 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
7 N: C; ]/ D; F8 l54.4 无机化学
( V& r- y* K$ D54.5 有机化学
4 h# Z# r2 ~( Z% a! W- p54.6 分析化学3 `7 S5 i& [4 g4 \6 s- Y
54.7 应用化学
; p+ m8 f& m* y54.9 晶体学(结晶学)2 C' A1 @; ?0 J6 j
55. 天文学& u' q/ z/ ~2 h% y6 Y. ^
55.1 天体测量学及时间、历法' M+ \% L8 r2 r4 E* n! j" D
55.2 天体力学(理论天文学)$ ?5 c0 y3 o6 q. d  q
55.3 天体物理学
/ i: w+ s" v: G7 f( s55.38天体化学
) I3 F+ j2 A, H. c2 k* q- o! }! Q55.4 恒星+ u! n) d) U! t" l- O1 g; N
55.5 太阳系
/ H$ [$ s$ [- e4 D% j55.6 银河系、河外星系、宇宙学
8 M" `, z( X3 a. ]; ?) @55.7 射电天文学(无线电天文学)# u* l% e2 M' A6 Q5 z" v
55.8 空间天文学  I/ {! Z2 y- D& ], V9 z
56. 地球科学(地学)5 R3 q* N8 C+ k4 d
58. 生物科学
* P: e+ `- \* K4 Y' U58.1 普通生物学9 J) D" D! M' b8 D
58.11 生命) k  A6 v5 d' k( O* h7 ~3 H- y% t
58.12 生物演化和发展、进化论、达尔文主义
1 v' o: X+ ^1 @58.13 有机体个体发育及胚胎学
4 |6 P' z& n7 G% _58.14 遗传学* X( u% m" Y& D7 m4 e9 d) g
58.15 普通细胞学* X9 n3 }$ o7 L& P- e1 D% X, A7 V
58.16 普通形态学、解剖学和组织学
0 T  Y9 t0 @6 |/ B/ x% @58.17 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 K, N8 V9 T* A. |
58.17111 生物力学和生物能(力)学
, q6 S( n* C' c( X9 S$ }. x58.18 普通生态学、生物地理学和生物分类学
* F2 @) L6 ^% b: X8 t* e2 S  S4 b58.19 应用生物学- V3 W( x& l% X; ^8 U9 D% w
58.2 生物工程+ |4 O! ^& f4 g% n. L3 |+ W/ W
58.3 古生物学
& ~% G' o: |+ x+ F58.4 水生生物学
! h; I9 F2 m1 r9 r* A# p! l# ?3 y+ V58.5 寄生虫学
* ^/ A, |! s& S5 I/ c9 w$ Z' }/ d7 F58.6 微生物学与病毒学
8 B, r: k+ p1 W58.8 植物学5 Q7 O  z& v5 ^+ ~6 Y8 ^, Y8 |9 B& f% `1 z
59.1 动物学
' D. m" ]2 j0 a* Z( S' ^59.3 人类学
+ l" K7 T( e0 X+ n* I0 o3 ]* U59.4 人体胚胎学、人体解剖学/ c3 }' k; C* D  S
59.5 人体与动物的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 q6 ]6 B  p2 z% f6 X
59.8 心理学. w' Y  I2 d! B: \
61. 医药、卫生5 r# c& j, N( n8 n" c
62. 中医、中药学
9 z# T. Y% c" L7 Z63. 临床医学
$ g' F* N2 H% w6 m$ l63.3 药物学
, g9 S$ p7 P* w$ `$ s5 G65. 农业科学
3 M* ^. z4 q# y4 p" Q2 e66. 农作物2 R0 D" ]" f8 E( @. Q; q
67. 园艺* I, R1 X' S: h0 S
68. 林业与林业科学1 P* Y3 X: k  t& w2 i- m' i
69. 畜牧、兽医、蚕蜂、水产6 C9 L2 B- v# P+ u+ J9 K
71. 工程技术/ V9 P) y/ ]: V$ Q% V
71.1 工业经济
+ c) w! [- _* e7 \" \71.2 一般工程技术
/ m$ |# O4 x8 A: |) s3 v71.3 工业通用技术与设备
- d/ g. ~& G& h' |0 }% S. m71.4 计量学、计量技术# r0 q3 M4 _/ x- o+ Y: V
71.5 声学工程
6 T2 F/ v+ d0 L7 I71.6 摄影技术* W4 I, w0 L' D5 K0 o5 `$ v
71.7 真空工程(真空技术)
: o+ _5 }, M& f# W72. 能源学、动力工程3 X) w9 }0 V5 _5 ?+ _$ e/ J
72.1 电能学( j5 }" u1 ~; q; q: E7 G
72.2 氢能学、氢能工程
6 n$ o  [" h5 ^5 z% A" M72.3 原子能学、原子能工程
6 w3 y' _4 X8 v. y6 Y1 @  J, a72.4 生物质能学3 V2 j4 d; }  R4 y! I+ y1 i
72.5 热能学、热力工程
- q/ e: p* w! T; `72.6 地下热能学、海洋能学
! }. S1 S/ s# _4 g72.7 水能学; ~, r# a8 @. ], h1 c7 {
72.8 风能学
! r( `9 {3 K; W1 U' Z# k72.9 太阳能学(日光能学), A' e* d3 f( G
73. 电技术、电子技术9 t8 P, L! b1 p; E
73.1 基础电工学- o0 B+ |1 r3 B- w
73.2 电机工程! \# w; k! a. N! ]' k) d0 E9 _5 n
73.4 电信技术(电信工程)
" _% z$ I1 b& l/ g73.6 电子技术(电子工程)7 e; z( P% v# M/ M  r# c
73.8 自动化与远距离控制
6 S% F: H% N! X5 c- H5 [- D73.9 计算机科学技术0 q$ G  W+ C2 f. P9 H8 q- J! {4 A3 y7 G
74. 矿业工程; P7 D- p7 n& e  N+ B0 n' M
75. 金属学(物理冶金)1 e' K& K/ C6 i2 h& |) I
76. 冶金学( C( y1 n1 ?: N8 E
77. 金属工艺、金属加工
5 i8 F* y) B* z$ y2 M6 _+ e78. 机械工程、机器制造
' m  [9 }! w, v& K+ ^81. 化学工业
; o6 V* Y! S: M4 u( E83. 食品工业
% V/ M5 L7 z% f5 G85. 轻工业、手工业及生活供应技术# p; b9 B5 f9 C- H1 E, ?  D" C8 P
86. 土木建筑工程
! r: t7 j% i0 Y6 A2 S' V$ N86.1土木建筑一般著作
7 A: V9 o' n- Z/ X" ?86.2 结构工程' v; g6 ]$ T* ]4 g
86.3 房屋建筑工程
$ f: u0 \! y% P% I86.4 地下建筑工程
+ W2 x' ?! P6 d9 X) c, B( ^& O86.5 桥梁工程、隧道工程
! O! D) ?3 J+ b4 L8 X86.6 区域规划与市政、卫生、环境工程/ n; l+ e7 _  B* W# V/ h
86.8 水利工程/ N. U% B; n* s" n) i; m# D0 U3 |
87. 运输工程7 e* ?: T2 l4 a- h+ R& F
90. 综合性图书8 g. ]7 j, M$ ]+ N! B# C' q$ l( k5 x
91. 书目、索引
+ ]$ y- E( r  b' s, x. n92. 百科全书、类书9 |1 z2 A9 c1 i
93. 词典
1 m9 Z# G0 y0 f8 F94. 年鉴、年刊  ?0 e; z5 j. ]2 Y. }, F4 O+ {6 T
95. 连续性出版物9 E7 @: l% C0 Y3 a
96. 著作集、论文集、杂著
" z9 g% Z% I8 r% y( Y97. 丛书; |  h3 i; T5 M7 S
98. 中国古典典籍! `+ [8 E) U; r4 {9 h2 S
99. 特藏& E. l/ ?+ _1 k

' y2 _7 e1 G7 s) g. k, b7 G& {, y    日本十进分类法(にほんじっしんぶんるいほう、NDC),是日本参考杜威十进制图书分类法,所发展适用于日本国情的图书分类法。最初的版本为1928年发表的“和洋图书共用十进分类法案”,1929年始改为现名,最新的版本为1995年8月发行的“新订9版”。
0 z4 m: ~( K& Z! D" k4 Z
+ H2 j3 S" {% }0类 总记
: `1 U: D& ]8 P# G1类 哲学
; y$ Z3 x1 C" _$ ?+ z2类 历史
3 a6 P: y( Z  `- S) _3类 社会科学3 G! F6 d" n" \; d
4类 自然科学' y9 C4 ?7 V" k
5类 技术・工学・工业  L7 O0 a  j  m+ e+ F2 D) s
6类 産业% _; z. j$ E/ O! ^3 c% }9 g% D+ V: ^
7类 艺术+ V+ X$ ~7 G' L4 {, Z8 R
8类 语言
2 T) X) l" t0 s9类 文学
  j% _! m/ w2 V% D. p  V) n* ]- X7 p1 U, V& Z
  作者:Eversuperior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769588/answer/1612215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0 V6 R; N9 @9 R) F* B5 V0 w5 F2 s6 M6 T+ l+ i, C
参考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邮箱|首页|小黑屋|吾侪 ( 蜀ICP备2020029307号-4 )

GMT+8, 2025-11-3 09:24 , Processed in 0.084572 second(s), 25 queries , APCu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Copyright © , 吾侪网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